焦裕祿離開我們已半個多世紀,但他“親民愛民、艱苦奮斗、科學求實、迎難而上、無私奉獻”的精神,如同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,照亮了一代代黨員干部的前行之路。廣大干部要以焦裕祿精神為鏡,在扎根群眾中厚植情懷,在攻堅克難中錘煉筋骨,在清正廉潔中筑牢底線,讓這一精神煥發(fā)新光彩、注入新內涵,成為引領干部擔當作為的強大動力。
以“心中裝著全體人民”的情懷扎根群眾,當好為民服務的“貼心人”。焦裕祿精神的精髓之一,生動體現(xiàn)在干部的價值不在于職位高低,而在于能否與群眾同呼吸、共命運、心連心。廣大干部厚植為民情懷,關鍵要邁開步子、俯下身子、掏心窩子。要主動走進田間地頭,坐坐農家板凳,聽聽群眾心聲,從柴米油鹽中摸清需求,在家長里短里發(fā)現(xiàn)癥結,讓群眾的“急難愁盼”成為工作著力點。要善于換位思考,多問一句“群眾需要什么”,多想一步“我能解決什么”,多做一些“雪中送炭”的實事,少搞一些“錦上添花”的虛功。要敢于直面矛盾,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推不拖,對歷史遺留的難題敢接敢擔,用“釘釘子”精神把惠民政策落到底,用“繡花功夫”把民生工程抓到位。
以“敢教日月?lián)Q新天”的斗志迎難而上,爭做攻堅克難的“排頭兵”。傳承焦裕祿精神,不僅要學他“心里裝著群眾”的初心,更要學他“拼命也要干成事”的闖勁。越是艱險越向前,越是大考越擔當,這才是對焦裕祿精神最好的傳承。廣大干部面對矛盾要敢于亮劍,遇到征地拆遷、生態(tài)治理、風險化解等復雜問題時,不躲不繞、不等不靠,以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決心破難題、闖新路。面對壓力要勇于扛責,在改革發(fā)展的攻堅任務中,主動認領“責任田”,帶頭簽訂“責任狀”,用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韌勁抓推進、促落實。面對挑戰(zhàn)要善于突破,既要傳承焦裕祿“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”的創(chuàng)新意識,也要運用新時代的數(shù)字化手段、系統(tǒng)化思維,在傳統(tǒng)方法與現(xiàn)代理念的結合中找準破題之策。
以“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”的操守嚴于律己,樹起清正廉潔的“風向標”。焦裕祿同志“不占公家一分錢便宜”的堅守,是干部應有的境界。對于黨的干部來說,只有自己身子正、腰桿硬,說話辦事才有底氣。要始終繃緊思想之弦,圍繞黨章黨規(guī)常學常新、常思常省,在警示教育中敲響警鐘,在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訓,讓紀律規(guī)矩成為言行的“緊箍咒”。要始終把牢用權之度,處理重大決策時多想一想“是否合規(guī)”,面對利益誘惑時多問一問“是否逾矩”,辦理群眾事務時多查一查“是否公道”,確保權力始終用在為民造福的正道上。要始終堅守修身之本,培養(yǎng)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,以“一杯清茶兩袖清風”的淡泊涵養(yǎng)正氣,以“夙夜在公寢食難安”的勤勉踐行初心。(劉晶)
- 2025-05-27年輕干部系好“第一??圩印钡囊E
- 2025-05-26【甘快說·微言】激情蘭馬 活力金城
- 2025-05-22【光明論壇】推動民營經濟發(fā)展行穩(wěn)致遠
- 2025-05-22新華社評論員:在一體推進學查改上下功夫






